跳至主要內容

我们假设一个有影响力的家族在海外的资产运作方式类似大型主权基金或家族办公室,并且持续了二十多年,那么理论上做到接近淡马锡(约 3400 亿美元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淡马锡控股(Temasek)管理的资产总市值(即净投资组合价值)为 4340 亿新元(约合 3400 亿美元) 。

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是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Norwegian 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资产约 1.6 万亿美元,几乎是淡马锡的 4–5 倍。

不过同为华裔,淡马锡的人事和管理架构很相似,所以可以用来做比较。

至于说是存款,可能这次事件的确是当前中美对抗复杂形势下,超限战的一部分,把组成复杂的资产总规模简单化,释放出来,这样普通中国民众容易理解。

我们假设一个有影响力的家族在海外的资产运作方式类似大型主权基金或家族办公室,并且持续了二十多年,那么理论上做到接近淡马锡(约 3400 亿美元)这种量级是可能的,主要取决于几个条件:

1. 初始资本规模

如果他们在 20 世纪末或 21 世纪初就有几十亿美元的可自由支配资本(来源可能是国企利益分配、资源类出口收益、垄断性特许经营等),那么这笔钱在全球范围进行高收益投资,就有机会在二十几年里倍增多次。

若起点只有几亿美元,要在二十几年内到 3000+ 亿美元,则年化回报需要超过 25%,这种持续回报在合法投资中极为罕见,除非夹杂了极高杠杆或灰色手段。

2. 投资渠道与信息优势

有影响力的家族通常能进入普通投资者无法触及的一级市场机会(如大型能源并购、国际基建、私募股权基金的核心项目)。

他们还能在宏观政策、汇率、资源价格波动前得到提前信息,避开系统性风险。

3. 风险控制与资产隐匿

这种财富必须分散在信托、离岸公司、多国多层架构中,可能以英属维京群岛、开曼、卢森堡、新加坡等为节点。

资产形式多样:能源公司股权、港口和物流网络、国际不动产、美元计价债券、美元存款、对冲基金份额等。

4. 年化回报推算

如果假设他们在 2000 年有 200 亿美元:
20 年复合到 3400 亿美元,需要年化 约 16.4% 的回报率;

这种回报虽然很高,但在全球资源垄断 + 金融投资双轮驱动下是可以做到的,尤其在 2000–2020 期间全球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5. 现实案例参考

部分中东皇室基金、俄寡头、东南亚家族(李嘉诚家族等)在 20–30 年内的财富增值曲线,与这个假设相似。

关键区别在于,有影响力的家族还可能利用国家资源低成本起步,从而缩短财富积累的时间。

所以,如果是类似“x老核心圈”级别的家族,从 2000 年起在海外稳步布局,高起点 + 高收益渠道 + 低暴露风险,理论上完全可能在今天做到接近淡马锡的规模。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本文字数:8900

  加密禅师 @crypto_chanshi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本文字数:8900 阅读时间:11分钟 由于日本是低欲望的鼻祖,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事情,大致都能在过去的日本找到原型。 所以搞清楚日本经历过的事,对了解我们正在经历什么,和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很有借鉴意义。 一、重建→腾飞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指的是上世纪85-90年代,日本经历过的一场虚拟经济高速膨胀的时期。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钱随便花、东西随便买、喜欢的女孩随便追…… 这样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得从二战后期美军扔下的两颗原子弹说起……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45年底,开始非军事化的经济恢复; 1947年出现第一波婴儿潮——“团块世代”; 1950年韩战,“特殊景气”时代开启,军工生产恢复,美国的大量订单及投资,惠及了各个行业。 此后,日本走上了飞速发展的直通车,一发不可收拾。 标志事件有: 1、东京塔从开建到完工,只用了1年半,是当时世界最高塔,也是日本战后信心恢复的重要标志。 2、1959年,平民出身的美智子与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明仁天皇)大婚,美智子成为日本民众的精神偶像,开启“日本梦”的新时代。 3、1960年,日本国会通过“美日安保同盟条约”,城市化开启,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从各地涌入东京。 在大城市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通勤“高峰期”,甚至衍生出一种职业叫“推屋”,就是专门负责把人给硬塞进地铁的工作。 再后来,又有了“剥屋”的工作,负责把挤上去的人给拉下来——“别上了,别上了”。 4、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日本人真正找回了自信! 5、1968年,日本成为了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生产的汽车、电器、电子消费品行销全球,并且在与美国的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 6、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的工业科技。当时人气最高的是“自动洗人机”。 经济飞速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日本人疯狂囤积卫生纸。 不过瑕不掩瑜,日本经济仍然在80年代走向高潮。 以上,大致捋了一遍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1940体制 ”。 这是一种战时动员的举国体制,核心要素包括以银行为中心...

碧桂园的财务困境可能会给经济和政策制定者带来比恒大债务违约更大的问题。碧桂园大量业务集中在相对偏远城市和工业区,这些地区在经济景气时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ChineseWSJ · 19h 碧桂园的财务困境可能会给经济和政策制定者带来比恒大债务违约更大的问题。碧桂园大量业务集中在相对偏远城市和工业区,这些地区在经济景气时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现在这些地区正遭遇政府财政紧张和人口加速外流的困局,使其更无力消化一家大型开发商倒塌带来的影响。